黔巫之南溪水兹,山粗石恶不可治。
崇宁边臣务广地,山刊石断林木斯。
其间掌许号为郡,如以土偶安须眉。
中州人物犹此任,累臣舍是夫何词。
况於风气少疵疠,且幸羽俗无浇漓。
饱餐贱米温旧读,书味隽永忘其疲。
坐看岁龙度丑戌,几见秋月弦虚危。
都梁有吏云端来,持书火急如符移。
美人家在九芙蓉,门墙突兀那可窥。
联缄累牍梦邪非,一年两度划见之。
我诗但能愈君疾,君解与世医狂痴。
乖逢休戚信有命,叹上不使非知医。
丁大监文伯得余近作读之读之疾愈以诗见贻。宋代。魏了翁。 黔巫之南溪水兹,山粗石恶不可治。崇宁边臣务广地,山刊石断林木斯。其间掌许号为郡,如以土偶安须眉。中州人物犹此任,累臣舍是夫何词。况於风气少疵疠,且幸羽俗无浇漓。饱餐贱米温旧读,书味隽永忘其疲。坐看岁龙度丑戌,几见秋月弦虚危。都梁有吏云端来,持书火急如符移。美人家在九芙蓉,门墙突兀那可窥。联缄累牍梦邪非,一年两度划见之。我诗但能愈君疾,君解与世医狂痴。乖逢休戚信有命,叹上不使非知医。
魏了翁(1178年—1237年) ,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大臣。嘉熙元年(1237年)卒,年六十,赠太师、秦国公,谥文靖。魏了翁反对佛、老“无欲”之说,认为圣贤只言“寡欲”不言“无欲”,指出“虚无,道之害也”。推崇朱熹理学,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。提出“心者人之太极,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”,强调“心”的作用,又和陆九渊接近。能诗词,善属文,其词语意高旷,风格或清丽,或悲壮。著有《鹤山全集》、《九经要义》、《古今考》、《经史杂钞》、《师友雅言》等,词有《鹤山长短句》。 ...
魏了翁。 魏了翁(1178年—1237年) ,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大臣。嘉熙元年(1237年)卒,年六十,赠太师、秦国公,谥文靖。魏了翁反对佛、老“无欲”之说,认为圣贤只言“寡欲”不言“无欲”,指出“虚无,道之害也”。推崇朱熹理学,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。提出“心者人之太极,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”,强调“心”的作用,又和陆九渊接近。能诗词,善属文,其词语意高旷,风格或清丽,或悲壮。著有《鹤山全集》、《九经要义》、《古今考》、《经史杂钞》、《师友雅言》等,词有《鹤山长短句》。
忍野八海咏怀。。熊盛元。 海底鱼游乐未央,此身何啻在濠梁?遥闻尺八箫声起,牵得乡愁尔许长。
送仲猷北归二首 其二。宋代。朱松。 欲寻当日故山盟,身世今如海一萍。归路上心真了了,愁根入鬓已星星。挽衣共釂东西酒,折柳送行长短亭。念我知君回首处,萱丛菖叶一时青。
山脚散步由舍北归。宋代。陆游。 空碧升团月,江郊弄夕霏。生涯今始是,年事古犹稀。冰解鱼初跃,风和雁欲归。兴来忘远近,草露已沾衣。
咏蜀都城上芙蓉花。唐代。张立。 四十里城花发时,锦囊高下照坤维。虽妆蜀国三秋色,难入豳风七月诗。
哭槐径弟。宋代。薛嵎。 孤僻由天性,看山独展眉。岂无身后虑,犹课病中诗。泉石宁非祟,苍旻不可知。平生唯爱菊,增我九秋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