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日劝君还,临歧又黯然。天涯谁骨肉,宦海满秋烟。
逝水千波叠,寒云万壑连。五陵家酿熟,欢笑小春天。
泾州送外甥周树棠归省 其二。清代。张映宿。 连日劝君还,临歧又黯然。天涯谁骨肉,宦海满秋烟。逝水千波叠,寒云万壑连。五陵家酿熟,欢笑小春天。
张映宿,字次南,号鹤舫,阳曲人。乾隆丙戌进士,官知县。有《鹤舫诗稿》。 ...
张映宿。 张映宿,字次南,号鹤舫,阳曲人。乾隆丙戌进士,官知县。有《鹤舫诗稿》。
咏松三首 其三。。弘历。 高标迥出重霄秀,本色常留四季青。为重坚贞栽砌畔,绿阴如滴满轩庭。
一枝山房见新月。清代。谢道承。 墙角光仍隐,檐牙淡欲流。葛衣凉似水,板屋静于秋。山鬼吊灯暝,林鸦绕树幽。关河同一照,惆怅此淹留。
小雨效韦体。宋代。张耒。 午景蔽浮云,芳林散清雨。虚窗度遥吹,稍觉青叶举。残蔬知夏余,陨叶兆秋序。幽独无往来,烹茶谁晤谁。
咏蜀都城上芙蓉花。唐代。张立。 四十里城花发时,锦囊高下照坤维。虽妆蜀国三秋色,难入豳风七月诗。
长亭怨慢 夕阳。清代。殷秉玑。 看一角高楼红晕。望断遥天,画栏偷凭。柳外长虹,艳魂早已化秋冷。落花三径。吹不去春风影。万古此茫茫,算多少英华消尽。重认。已孤村不见,只见远山明净。几番雨过,又小小新蟾相映。最愁是、一纤匆匆,共荒渡、片帆刚趁。正鸦背归来,馀恨人间犹剩。
题许宜之三诗卷 其二 文会堂。元代。曹伯启。 讲明圣学远方来,仁宅居安义路开。多少红尘名利窟,岁时相遇只衔杯。